欢迎访问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
  1. 本站支持IPV6
  2. 繁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市场主体

市市场监管局再推30条措施,支持市场主体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21 09:02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特大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服务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措施》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稳增长、强信心、护主体、增动能”行动的若干措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支持服务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推动全市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结合无锡市场监管工作实际,提出以下措施。

  一、降低市场准入准营门槛

  1.鼓励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积极争取“个转企”试点,加大“个转企”政策支持。允许个体工商户保留原字号、行业特征,可直接在原名称后缀“有限公司”。对申请转企的个体工商户,同时办理个体工商户注销和企业设立登记,住所(经营场所)实行申报承诺制。针对“个转企”主体,提供相关许可证的便利化服务。发挥市扶持个体工商户联席会议作用,探索建立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企业培育库。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打造“光彩同行”服务品牌。

  2.推行行政审批“三零三应”服务模式。分级分类优化审批服务流程。针对头部重点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研发中心等重点项目,提供“零跑动”服务,主动到企问需,不定期送政策上门,做到窗口延伸“有效应”。针对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多证照联办及审批环节存在“疑难杂症”的企业,提供“零顾虑”服务,组建专家团队,一对一提供个性化方案,做到解决难题“有回应”。针对重要工业产品生产、食品生产、化妆品生产、计量器具生产、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机动车检验检测等市场主体,提供“零距离”服务,指定审批专员,提供全程沟通指导,做到实时答复“有响应”。

  3.推进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承诺制改革。在全市范围全面推开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制改革,市场主体在申请设立、变更住所(经营场所)时,通过“住所产权核验”系统核验,仅需提供《住所(经营场所)登记信息申报承诺书》,对住所(经营场所)的真实性、合法性、安全性、作为司法文书送达地址等事项作出书面承诺,免于提交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证明材料。

  4.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材料。外国自然人来锡投资设立企业,提交的身份证明文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无需公证;港澳自然人投资者来锡投资设立企业,提交的身份证明文件为港澳居民居住证或者往来内地通行证的,无需公证;台湾自然人来锡设立企业,提交的身份证明文件为大陆公安部门颁发的台湾居民居住证、大陆出入境管理部门颁发的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的,无需公证。上述无需公证的身份证明文件,只需提交经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确认与原件一致的复印件即可。

  5.优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审查条件。联合修订无锡市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办法,进一步优化对境外有限合伙人的审查条件,保障和推进优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项目顺利落地。

  6.推行“评审承诺制”连锁经营企业食品经营许可证即申即领。除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等高风险单位,生食类食品、自酿酒、生鲜乳饮品等高风险项目外,适用“评审承诺制”的食品连锁经营企业开办直营门店免去现场核查环节,申请材料齐全即发证。

  7.压缩药械审评审批时限。在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核查无锡分中心开设便民服务窗口,服务指导第二类医疗器械创新注册、应急注册、优先注册等。对省药监局赋权审评核查无锡分中心的第二类医疗器械延续注册审评、生产许可证延续办理时限缩减至30个、10个工作日。靠前服务地产口罩、药品等防疫物资生产供应。对进入药品特别审批程序、用于治疗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药品实施清单管理,提前介入,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

  8.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推行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文审换证”,简化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人员信息变更办理程序。整合机动车安检环检资质认定条件,实现“两站合一”。允许汽车品牌销售维修企业申请检验服务,试点实现本品牌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维修、保养、检验一站式服务。

  二、支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9.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探索建立与协会合作的知识产权案件调解工作机制,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分支机构建设,打造知识产权“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上线商业秘密保护服务小程序,实现我市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维权联系点全覆盖,新建市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维权联系点中,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不少于10家,上市企业、老字号企业数量不少于5家。

  10.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运用。鼓励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运营平台和服务机构发挥公共服务职能,为企业提供低成本或免费的知识产权代理、评估、运营、交易、投融资、产业化、维权、诉讼等公益及增值服务。引导企业开展专利产品备案登记,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知识免费培训,对通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企业择优给予资金支持,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将物联网和智能制造领域专利授权周期压减至3个月左右。发挥知识产权工作站(商标品牌指导站)功能,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帮扶,指导开展地理标志宣传推介,助力提升商标品牌和地理标志品牌价值。鼓励有需要的个体工商户将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等权益保护转移至“个转企”企业名下。

  11.提升市场主体质量发展水平。大力实施质量品牌“雁阵”工程,分产业分梯队选树质量品牌领军企业、质量品牌成长型企业、重视质量品牌建设的中小企业,将先进质量理念、质量管理模式向产业链供应链两端延伸,培育更多“无锡制造”获得“江苏精品”认定。举办首届无锡市“质量工匠”评选活动。组织和指导全市80%以上的规上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年内免费培训1500名以上首席质量官。

  12.发挥计量技术支撑作用。继续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年内新增帮扶企业不少于150家。发挥国家和省级计量服务平台作用,支撑物联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快速发展。推进“智慧计量”建设,结合企业特点精准施策,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关键参数计量检测。开展强检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帮助企业建立计量管理制度。

  13.推动重点产业链标准化提升。实施重点产业链标准化提升工程,支持落户我市的标准化技术组织和相关龙头企业开展环保、特殊钢、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标准研制,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100项以上。围绕“465”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创新链、标准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扩大“标准化+”效应。

  14.实施质量认证服务提升工程。支持推进各类管理体系认证。扩大家电、纺织品、建材、塑料制品等绿色认证覆盖面,积极推进光伏领域绿色认证。实行“绿色+三同(同线同标同质)”认证模式,实现一次审核,同步发放“三同”认证和绿色产品认证证书。支持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认证发展,鼓励开展各类差异化高端品质认证。开展食品行业质量认证巩固提升行动。优化CCC免办,服务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15.提升检验检测服务重点产业链效能。建设“e链通”质量基础设施线上服务平台,推动在全市特色产业园区设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10个以上,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质量培训、质量科普等综合服务。充分发挥市检验检测技术联合创新平台作用,推进检验检测服务企业研发创新,组织“一链一中心”检企对接活动,解决“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等难题。

  16.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核查无锡分中心高质量运行。强化药品进口口岸功能,完善“双港一区”立体枢纽和协同高效的联动机制,探索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措施。统筹运用知识产权、标准、质量等政策工具,服务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

  17.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百企千坊”帮扶行动,年内帮扶重点品种生产单位、小微生产主体70家。开展“名特优”食品小作坊食品推介活动,培育优质地方特色食品品牌。持续开展乳制品、肉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推动规上食品生产企业全覆盖实施先进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运行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特殊食品),紧密连接优势科创资源和特殊食品特色产业,服务升级扩容特殊食品产业生态圈。开展特殊食品生产企业体系认证合规提升行动,新培育特殊食品优质规范经营店30家以上。

  18.推动特种设备制造业聚集升级。开设“高质量发展会诊室”,以锅炉、压力容器整机、电梯钢丝绳、门机等特种设备及关键部件生产企业为重点,鼓励企业丰富特种设备领域关键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实质性参与标准研制和国际标准化活动,支持企业争创政府质量奖、专利奖和标准创新贡献奖。

  19.促进网络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深化政企协作,持续加大对宜兴紫砂、阳山水蜜桃等本地特色电商产业的指导,支持做大做强。引导电商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积极为平台内电商提供合规指导、经营培训等服务,帮助本地电商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0.支持广告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广告内容合规指导、数字广告转型发展的帮扶力度。支持无锡国家广告产业园高质量发展,鼓励打造“创新、孵化、辅导、投资”全链条联动的创新服务体系。实施“政行校企园”广告人才联动培育工程,鼓励培育“公益广告”“广告+特色产业”“广告+社区消费”骨干群,促进广告产业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

  三、帮助市场主体减轻负担

  21.减免市场监管领域涉企收费。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无锡地区各分院减半收取全市住宿餐饮业的电梯、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和监督检验费用以及个体工商户委托的特种设备检验费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检验检测机构减半收取全市个体工商户委托的产品质量检验、计量检测费用,为全市(含江阴、宜兴)资质认定获证检验检测机构免费提供标准动态跟踪和标准文本服务。

  22.优化升级知识产权金融赋能。推广“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模式,推广组合或混合保险质押融资业务,建立“投贷险债保”知识产权投融资体系。积极发挥太湖湾知识产权股权投资基金的直接投资引导功能,支持开展投贷联动试点。

  23.深化质量金融产品研发推广。扩大“锡质贷”质量金融产品适用领域和适用范围,开展质量品牌类、标准类、认证类金融产品普惠金融活动,将受惠面向住建、农业农村、商务等领域拓展,持续扩大产业链应用,支持企业把质量“软实力”转化为信用金融“硬资产”,缓解中小微企业“抵押少、融资难”困难。

  24.助力银企对接服务个体工商户融资。鼓励有条件的市场监管部门服务窗口广泛宣传江苏省普惠金融服务品牌“苏易融”,推广个体工商户信贷产品便捷通。深化政银合作,推动市场监管分局与所在地银行网点开展合作共建,拓展深化联合走访对接服务,助力“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

  25.持续推进价格收费监管。加强价格与收费监测预警和信息收集,防止借机违规涨价。开展涉企收费和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领域价格监督检查,重点查处不执行政府定价、强制服务并收费、利用行业地位违规收费等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四、营造良好市场发展环境

  26.延续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广、动态更新不予处罚、从轻减轻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三张清单”,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市场主体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无明显危害后果的,依法不予处罚或者从轻减轻处罚,被处以罚款但确有经济困难的,可依法申请暂缓或分期缴纳。

  27.深入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差异化监管。结合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动态调整柔性监管名录,对名录内的企业涉及企业公示信息检查、登记事项检查等基础检查事项的,优先采用柔性监管方式。对不同信用风险类别的企业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频次和检查方式,对信用好、风险低的企业降低抽查频次。

  28.持续优化信用修复举措。继续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同步送达机制,及时告知失信市场主体信用修复期限和途径,加大信用修复引导力度。建设完善市场监管系统信用修复在线申请通道,建立“不见面”信用修复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市场主体信用修复信息共享共认,协助市场主体重塑企业信用。

  29.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推动数字化赋能公平竞争审查,持续清理违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清理废除在资质许可、项目申报、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方面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歧视性政策措施,保障各类市场主体能够公平、充分、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组织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反垄断合规培训,引导企业建立反垄断内部合规体系。

  30.持续优化放心消费环境。组织开展首届“长三角特色伴手礼”巡礼活动——无锡站,深化“美丽乡村 放心消费”创建行动,打造促进消费新模式。推动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提质扩面。建设50家消费咨询公益小站,打造消费维权服务新标准,提振消费信心。

  本政策措施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除已有明确期限规定外,有效期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面贯彻国家、省、市出台的相关支持政策,同类政策标准不一致的,按照“从高不重复”原则支持市场主体。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无锡检查分局、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无锡地区各分院共同推进相关政策在锡落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建立健全政企联系机制,常态化开展局领导走访挂钩联系企业活动,每季度分类别召开一次市场主体座谈会,及时了解市场主体发展状况和政策诉求。各市(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要做好各类助企纾困政策的统筹衔接,结合工作实际细化落实举措,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切实提升政策措施的知晓度、获取政策的便利度和企业的获得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适时就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督促指导。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

无锡普法

无锡普法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