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丨宠物领养套路深,签订协议需谨慎
案情简介 近期,梁溪区消保委接到了一起投诉,消费者周先生反映其于去年10月下旬在梁溪区某宠物店领养了一只金毛犬,并签订了领养协议。 事后周先生发现宠物狗无法办理“双血统”证书,并且按照领养协议规定周先生每个月需要在店内为宠物消费600元,这使得仍是大学生的周先生陷入了“狗贷”困境,与商家商量解除协议也遭到了商家的拒绝,无奈之下周先生只能求助于梁溪区消保委。 处理过程及结果 接到该投诉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消费者,并要求补充相关凭证。经核实,周先生与商家签订了领养协议和宠物基本信息表,合同约定宠物狗押金1440元,并分24期进行领养。每月22日前,商家会通过支付宝小程序“门店宠粮保障计划”扣款600元,消费者可用扣款金额到店内购买宠物用品,总计需要花费14400元,24期结束后退还押金。消费者如单方面放弃领养,需支付总价20%的违约金并归还宠物狗。品类方面,合同仅约定了犬只品种属于金毛,未就是否“双血统”做出约定。此外,商家与消费者的聊天记录显示,销售人员明确表示过该宠物狗是“双血统”狗,但由于某些原因,只有狗爸爸有相关血统证书,狗妈妈因错过了办理时间,无法取得相关证书,但从血缘角度看仍然属于商家认可的“双血统”金毛犬。 针对消费者反映的情况,消保委工作人员咨询了行业专家,专家表示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相关标准未对“双血统”做出定义,且商家也从未表示涉案犬只拥有相关证书,因此难以认定商家存在虚假宣传行为。 了解情况后,消保委工作人员联系了商家,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商家认为自己不存在虚假宣传问题,因此无法接受周先生解除合同的要求,但是由于考虑到血统问题确实给周先生带来了困扰,且14400的总价格可能也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最终商家同意周先生额外支付2500元后回收该狗,解除协议并终止扣款。周先生对梁溪区消保委的调解工作表示非常满意。 消费警示 近年来,宠物行业发展出了新型消费模式,商家通过签订“宠物领养协议”,吸引消费者以低价进行“领养”,并通过后续按月扣款的方式让消费者在店内消费,从而将原本低价的宠物、宠物用品卖出较高的价款。消费者如违约,商家往往采用司法途径进行追讨。通过裁判文书网搜索关键词“宠物领养协议”,2024年全国范围内已有32起民事诉讼案件,主要为宠物店诉讼消费者不履行后续扣款义务,其中3起由梁溪区人民法院做出判决。此类判决中,法院往往考虑到商家的实际损失、消费者的过错程度等其他因素,最终判决消费者支付部分违约金给商家。 梁溪区消保委也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宠物前仔细查验宠物的品种、健康情况,若商家有血统相关承诺,要求商家出示相关凭证。在选择购买方式时,也要识别“领养”等消费套路,防止贪小便宜而产生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