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召开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项目示范会,集中展示“无锡制造”的高价值专利
发布时间:2025-03-28 13:16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为沙特项目定制的光储一体机穿越红海、包裹交叉带分拣系统在海外智慧物流园吞吐量突破百万件、电动两轮车出现在巴黎街头……这些就是无锡企业通过高价值专利编织的全球产业网络。
3月24日,无锡市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项目示范会在无锡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顺利召开。截至2024年,全市高价值专利拥有量突破2.9万件,列省内前三,无锡制造的知识产权战略已从技术保护工具升级为产业跃迁引擎,向全球价值链高处攀升。
2019年以来,无锡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加快培育知识产权强企,全市累计10家单位获批省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含升级项目),35家单位承担市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项目,其中30家承担市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项目单位已累计备案104件专利产品,基本形成梯队培育的格局。
会上,上能电气、雅迪科技、中科微至三家承担单位分别就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项目完成情况、实施成效等进行展示,并介绍各自特色知识产权工作与成果亮点。
新能源赛道上,无锡企业的专利布局充分彰显战略雄心。成功拓展印度安得拉邦975MW电站、沙特PIF四期2.6GW光伏项目、美国储能市场等国际合作,上能电气面对欧美企业在光伏逆变器领域的“专利合围”,在MW级逆变器技术上开创“飞跨电容拓扑结构”,仅此一项就形成多件专利组成的“技术堡垒”。更关键的是,围绕光伏与储能系统形成两大专利组合,包含电路结构、控制方法、检测技术等23项核心专利,参与制定4项国家标准,成功将中国方案写入国际招标文件。沙特光伏项目中,正是这些带着“标准烙印”的专利组合,让上能电气在技术评分环节超越欧美老牌企业。 上能电气知识产权负责人透露,从IGBT国产化到cell级电池管理,现在每个技术节点都有专利守护,这种底气让企业连续多次斩获彭博全球一级光伏逆变器制造商,建立的"研发-保护-转化"全链条管理体系,也使专利实施转化率超90%。
以场景需求倒逼产出更多高价值专利,能让企业产品销量全球领跑。电动两轮车凭借其灵活便捷的特性成为城市中短途出行场景的主流代步工具。然而,在新能源交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其仍面临充电效率与续航能力不足的显著短板,成为制约用户体验升级的关键瓶颈。2021年,雅迪研发团队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痛点问题,联合长三角集成电路工业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等共同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启动“超长里程专利攻坚计划”。历时三年,研发团队在电池管理系统上创新性开发“蚁群算法动态均衡技术”,围绕电池材料、制备方法、电池系统管理、电池动力回收等技术领域布局了80多件核心专利,实现旗舰产品15分钟可充至80%,随时超快充,无忧长续航。雅迪法务总监介绍,依托超长续航里程的技术突破以及高价值专利组合的培育,企业率先完成两轮电动车智能化跃迁。最新发布的换换系列新车型换电兽,搭载了全球先进的gogoro network电池交换技术,使得用户实现了一换即走,实现“无限续航”体验。截至2025年3月,雅迪已在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拥有多家门店,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1亿台,连续八年保持全球销量第一的地位。
小件包裹分拣效率48000-72000件/小时,分拣准确率高达99.99%。现场,中科微至自主研发的交叉带分拣系统展示的最新数据吸引众人目光,展示了智能物流装备国产化的突围之路,从技术跟跑到规则主导的深刻转型。当初企业试图研发交叉带分拣系统时发现,核心算法、电滚筒等多项关键技术均被海外巨头专利封锁。“就像在雷区中寻找安全通道。”中科微至知识产权相关负责人介绍,几经探索,团队充分利用专利数据库进行竞争态势分析、预警导航分析及FTO分析(自由实施分析)等,聚焦智能视觉、电滚筒和无线供电等核心技术,设计了“硬件/软件-整体装备/控制系统-应用场景”持续更新迭代布局的思路,这种"技术突围与专利布局同频共振"的培育模式,加速了专利自主实施转化,形成产业规模化。同时,企业参与制定的《邮政业交叉带式分拣系统技术规范》也倒逼竞争对手调整产品参数,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示范会现场,还邀请专家讲解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运用案例、专利信息的重要性、如何以知识产权提升企业科创属性、外向型企业商标规划布局与风险防控知识。
通过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项目,推动项目承担单位开展高价值专利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技术壁垒”到“市场价值”的路径探索,鼓励更多的创新主体持续培育高价值专利、提升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7家企业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称号;已有68家单位的126件专利密集型产品获认定。在最新出台的政策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20条”中,无锡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将继续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推动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